别忽视,这些是抽动症的症状
日期:2025-08-04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抽动症是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往往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 “调皮”“坏习惯” 而被忽视。然而,若未能及时发现并干预,抽动症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社交和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了解抽动症的典型症状,有助于家长尽早识别,为孩子争取及时的干预机会。
运动性抽动:身体不自主的动作表现
运动性抽动是抽动症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身体某部位肌肉或肌群突然、快速、不自主且反复的收缩动作,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面部抽动
面部是运动性抽动易出现的部位。孩子可能会频繁地眨眼,这种眨眼并非有意识的动作,而是不受控制地快速闭合再睁开;还可能出现挤眉、皱鼻,比如突然皱起眉头、用力收缩鼻翼;此外,咧嘴、做鬼脸也是常见表现,有时会不自觉地咧开嘴巴,或做出奇怪的面部表情组合。这些动作往往在孩子精神紧张、疲劳或兴奋时更为明显,放松时可能会有所减轻。
头颈部抽动
头颈部的抽动也较为常见。孩子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点头、摇头,有时幅度较小,有时则较为频繁;部分孩子会有仰头或低头的动作,甚至出现颈部向一侧扭转的情况,即 “歪脖子”;还有些孩子会反复伸脖子,如同被什么东西牵引一般。这些动作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让孩子感到颈部酸痛不适。
肢体与躯干抽动
肢体抽动多表现为上肢或下肢的不自主动作。上肢可能出现反复甩手、握拳、手臂突然摆动等;下肢则可能有踢腿、跺脚、踮脚等动作,严重时可能影响孩子正常的走路或跑步。躯干抽动则包括挺胸、弯腰、扭腰等,孩子的身体会突然做出这些动作,且难以控制。
发声性抽动:不自主的声音表现
除了身体动作,抽动症还可能表现为发声性抽动,即孩子通过喉部或其他发声器官发出不自主的声音,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简单发声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多为无意义的声音。比如频繁清嗓子,发出 “吭吭” 声;或反复咳嗽,这种咳嗽并非由呼吸道疾病引起,而是不自主的发声;还有些孩子会经常吸鼻子,发出 “吸溜” 声。这些声音往往突然出现,且会反复多次,在安静环境中可能更为明显。
复杂发声抽动
复杂发声抽动相对少见,但也需要引起注意。孩子可能会重复说一些无意义的词语或短句,比如反复念叨某个词汇;部分孩子会模仿他人的语言,即 “鹦鹉学舌”,别人说什么,他会下意识地重复;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说脏话、骂人的情况,但这种现象在儿童中并不普遍。
抽动症状的其他特点
抽动症的症状并非一成不变,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特点。首先,症状具有波动性,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减轻,而在情绪紧张、压力大、睡眠不足或感冒生病时加重。其次,部分孩子会试图掩饰自己的抽动症状,比如在意识到要眨眼时,刻意用力闭眼来掩盖,这可能导致症状变得更复杂。另外,抽动症状可能会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比如刚开始只是眨眼,后来逐渐出现摇头或清嗓子等表现。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医疗健康领域,关注儿童神经发育相关问题。对于抽动症等儿童常见病症,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护团队,能够为孩子提供检查和评估服务。
在诊疗过程中,医院会结合孩子的具体症状和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方案,并为家长提供相应的护理指导,助力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