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状表现和危害
日期:2025-01-09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多动症,全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期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往往会对孩子的学业、社交和心理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症状表现
1. 注意力不集中:
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孩子在做事或学习时,注意力容易分散,经常会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
做事有始无终:他们可能经常开始某项任务,但很快就会失去兴趣,无法坚持到底。
学习困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孩子在学习上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尽管他们的智力水平可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2. 活动过多:
好动不安:孩子在座位上往往坐不住,会不停地扭动身体,手脚乱动,小动作频繁。
无法安静: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家中,他们都很难安静地坐下来,总是想要活动。
3. 冲动行为:
情绪不稳:孩子的情绪容易波动,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或过度兴奋。
任性冲动:他们往往缺乏耐心和自制力,做事不考虑后果,容易冲动行事,如打断他人说话、插队等。
此外,部分多动症孩子还可能存在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表现为精细动作不协调、共济活动不协调等,以及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易醒等。
危害
1. 学业成绩受损: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和学习动力不足,多动症孩子常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难以专心听讲和完成作业,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这种学业上的挫败感可能进一步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 社交能力受限:
多动症孩子由于冲动、易激惹等行为特点,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他们可能经常打断他人讲话、不遵守游戏规则,导致同伴排斥和孤立。
3. 心理健康问题:
长期面临学业和社交上的压力,多动症孩子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可能感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对未来充满担忧和恐惧。
4. 行为问题频发:
多动症孩子常常表现出冲动、攻击性强的行为特点,如打人、骂人、破坏物品等。这些行为不仅可能伤害他人,还可能使孩子受到法律制裁和社会排斥。
5. 长期发展受限: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多动症可能会对孩子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在学业上,他们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学业,影响未来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在社交上,他们可能难以融入社会,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在心理上,他们可能长期受到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治疗与干预
多动症的治疗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认知行为治疗、教育干预以及家庭支持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严重程度来制定。对于症状较轻、发现较早且能积极配合治疗的孩子来说,通过药物治疗结合行为疗法,一般能在3个月到6个月内看到较为明显的改善。而对于症状较重的孩子,治疗周期可能会更长,需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和进行多方面干预。
总之,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需要家长、老师和专业人士共同关注和引导。通过综合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