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 多动症 > >

多动症就是调皮?家长必读的10个常见误区澄清

日期:2025-02-12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简称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孩子的注意力、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然而,许多家长对多动症存在误解,常常将其与孩子的调皮行为混淆。本文旨在澄清关于多动症的10个常见误区,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并为孩子提供恰当的支持。
 
  误区一:多动症就是调皮
 
  澄清: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但多动症孩子的“多动”与正常孩子的“调皮”有本质区别。多动症孩子的不专注、冲动和多动症状会在多个场合持续出现,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这些症状并非孩子故意为之,而是由神经发育障碍引起的。
 
  误区二:只有男孩会得多动症
 
  澄清:虽然男孩患多动症的比例略高于女孩,但女孩同样可能患病。女孩的多动症症状可能更加隐蔽,如更多的内心活动和焦虑,而非外在的多动和冲动,因此容易被忽视。
 
  误区三:多动症不需要治疗
 
  澄清:多动症是一种疾病,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未经治疗的多动症孩子在学习成绩、职业成就、人际关系等方面往往不如同龄人。治疗多动症不仅有助于改善孩子的症状,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未来前景。
 
  误区四:多动症只是短暂的现象,长大就会好
 
  澄清:虽然有些孩子的多动症症状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轻,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如此。多动症是一种长期的疾病,需要持续的治疗和管理。家长应正视多动症的存在,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误区五:治疗多动症只是医生的事
 
  澄清:多动症的治疗需要家长、老师、医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配合。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和心理行为治疗,改善孩子的行为,提高治疗的效果。
 
  误区六:单纯药物治疗就行
 
  澄清:多动症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以心理行为治疗为基础,必要时可加用药物治疗。单纯药物治疗只能在服药时产生治疗作用,而不解决根本问题。将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结合起来,才能巩固和加强疗效。
 
  误区七:不需要长期服药
 
  澄清:由于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较长,因此需要服药的时间也比较长。服药的疗程一般是以年来计算,可达数年。不规则或短期的服药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
 
  误区八:短效药物比长效药物好
 
  澄清:多动症的症状不仅上午有,而且下午和晚上也有。短效药物可能只能改善上午的症状,而长效药物则能控制全天症状。因此,理想的治疗应该是全天都应控制症状。
 
  误区九:服药后学习成绩一定会提高
 
  澄清:药物能提高注意力及自控力,减少多动,改善冲动和认知功能等,多动症儿童服药后成绩可能会有所上升。但学习成绩的好坏与许多因素有关,如孩子的智力因素、兴趣及老师教育方法等。因此,即使服药,学习成绩也不一定能提高。
 
  误区十:药物会使孩子长不高
 
  澄清:曾有学者报告多动症儿童服用精神振奋剂有抑制生长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与剂量有关,且多发生在服药的第一年。停药后患儿的身高会出现反跳,因此长期服药并不影响患儿终的身高。目前专家们认为治疗多动症的药物对儿童的身高并无明显影响。
 
  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需要家长、老师和医生的共同努力来管理和治疗。家长应摒弃对多动症的误解,正确认识疾病的症状和危害,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支持。通过综合治疗,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多动症的挑战,实现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看完本文后

  • 212人赞过

    好文章赞一下

  • 41%咨询客服

    进一步了解疾病

  • 24%继续阅读

    查看其他内容

  • 36%预约挂号

    找天使医生亲诊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门诊时间: 8:30-18:00(无假日医院)
医院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网站申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