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的真相:不只是孩子的“小毛病”
日期:2025-02-28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当今社会,多动症已成为儿童中常见的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其复杂的成因涉及遗传、环境以及大脑的多个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因素之间的关联,以期为多动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多动症的医学定义与症状表现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是一种与心理有关的神经发育障碍。它主要表现为与年龄、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和行为冲动,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这些症状会影响生活、学业、情绪、社交及家庭等功能。ADHD根据行为表现可分为三个类型: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
二、多动症的成因探秘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多动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表明,多动症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家族中有多动症病史的儿童,其患病风险显著增加。这主要归因于与神经递质系统(尤其是多巴胺系统)相关的基因变异。
2. 环境因素:孕期母亲暴露于烟草、酒精或毒品等有害物质,可能增加胎儿患ADHD的风险。此外,童年时期接触重金属(如铅)等环境污染物,也可能损害大脑发育,增加多动症的风险。家庭氛围紧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缺乏稳定的家庭支持等,都可能对儿童的情绪和行为发育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增加ADHD的风险。
3. 大脑结构与功能异常:多动症患者的大脑结构或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尤其是在前额叶、大脑皮层、基底节等区域。这些区域与注意力、冲动控制和自我调节等功能密切相关。神经影像学研究发现,ADHD患者的这些脑区往往表现出结构或功能上的异常。
三、多动症的危害与后果
多动症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所产生的不良后果远超出疾病本身。虽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外在的多动症症状会减轻,但距离正常人标准仍有差距,如做事冲动、粗心、缺乏计划性、人际关系差等,给他们未来的生活、工作造成很多困难,甚至可能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
四、多动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特异性的生理指标可以诊断 ADHD,确诊需要专科医生经过专业、细致、多维度的观察、访谈、检查和心理测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干预,主要目标是缓解核心症状,较大限度改善功能损害,帮助孩子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减少冲动,改善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综上所述,多动症并非简单的“小毛病”,而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神经发育障碍。家长和老师应该对多动症有正确的认识,及时关注孩子的行为变化,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多动症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理解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