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孩子出现这些异常,可能是癫痫发出的信号
日期:2025-07-30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偶尔的哭闹、发呆或肢体抽动很容易被家长当作正常现象。然而,这些看似平常的表现中,可能隐藏着神经系统疾病的隐患,癫痫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儿童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癫痫的早期信号往往被忽视,等到症状明显时已错过较好的干预时机。了解儿童癫痫的典型症状,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反复 “发呆” 并非走神,可能是失神发作
不少家长发现孩子经常突然发呆,喊名字没有反应,手中的玩具会掉落在地,几秒后又恢复正常。这种情况常被误认为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调皮走神,但实际上可能是癫痫失神发作的典型表现。
失神发作多发生在 4-10 岁儿童身上,每天可发作数次至数十次。与普通走神不同,这种 “发呆” 发作突然、持续时间短(通常 5-10 秒),发作时孩子眼神空洞,对周围环境毫无反应,事后对发作过程完全没有记忆。如果孩子频繁出现此类症状,家长需及时带其到医院进行脑电图检查,捕捉大脑异常放电的证据。
肢体抽动别大意,警惕强直 - 阵挛发作
儿童癫痫中易识别的症状是强直 - 阵挛发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 “抽风”。发作时孩子会突然意识丧失,全身肌肉僵硬、四肢抽搐,常伴有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表现,部分孩子还会出现大小便失禁,发作持续数分钟后自行缓解,随后进入昏睡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抽动都是癫痫。高热惊厥、低血糖等也可能引发肢体抽搐,但癫痫发作多无明显诱因,且可反复发作。如果孩子在无发热或其他明确病因的情况下出现抽搐,尤其是多次发作,必须尽快就医排查。
特殊动作反复出现,可能是局部性发作
除了全身发作,儿童癫痫还可能表现为局部性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坏习惯或怪动作。比如有的孩子会反复做咀嚼、吞咽动作,有的会无意识地搓手、摸索衣物,还有的会突然点头、弯腰,甚至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的麻木、刺痛。
这些局部性发作虽不会导致意识完全丧失,但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活动。若此类动作频繁出现且无法通过提醒纠正,家长应警惕癫痫的可能,及时记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和具体表现,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
睡眠中的异常表现,也可能是癫痫信号
很多癫痫发作在睡眠中发生,家长往往难以察觉。如果孩子在夜间频繁惊醒、哭闹,或出现四肢突然抖动、呼吸暂停、面部涨红等情况,可能是睡眠型癫痫的症状。
部分孩子还会在入睡后出现嘴角抽动、眼球转动等细微表现,这些容易被当作睡眠不安处理。建议家长留意孩子的睡眠状态,必要时可通过夜间录像观察,以便更准确地向医生描述症状。
发现异常后,家长该怎么做?
当孩子出现上述可疑症状时,家长首先要保持冷静,避免过度惊慌导致判断失误。在发作期间,应将孩子侧卧,防止呕吐物或分泌物堵塞呼吸道;不要强行按压肢体或撬开口腔,以免造成骨折或口腔损伤;记录发作开始时间、持续时长和具体表现,这些信息对诊断至关重要。
癫痫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及时明确诊断并规范治疗,70% 以上的儿童患者可以实现发作控制,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但如果延误治疗,频繁发作可能导致大脑损伤,影响智力和行为发育。
孩子的每一个异常信号都值得重视,尤其是反复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家长要学会区分正常生理现象与疾病表现,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尽早带孩子到儿科神经专科就诊,通过脑电图、头颅影像等检查明确诊断。早发现、早干预,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