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 自闭症 > >

自闭症的早期预警信号

日期:2025-08-19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自闭症的早期发现和干预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而识别早期预警信号是及时介入的前提。由于自闭症的症状在婴幼儿时期就会有所显现,家长和监护人若能敏锐察觉这些信号,就能为孩子争取更有利的干预时机,降低后续发展的难度。以下从多个方面介绍自闭症的早期预警信号,帮助大家更好地识别。
 
  社交互动方面的预警信号
 
  社交沟通障碍是自闭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在早期就会有明显表现。
 
  婴幼儿时期,正常孩子会对亲人的逗弄做出回应,比如眼神对视、微笑等,但自闭症孩子可能对他人的目光接触较为回避,即使家长主动逗引,也很少有眼神交流。6 个月以上的宝宝,通常会通过咿呀学语、挥舞小手等方式与家人互动,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对他人的互动缺乏兴趣,独自玩耍时很少关注周围的人,甚至对父母的拥抱、亲吻表现出抗拒或无动于衷。
 
  随着年龄增长,到 1 岁左右,正常孩子会开始模仿大人的动作、对他人的情绪有简单回应,而自闭症孩子可能不会模仿,对他人的喜怒哀乐缺乏反应,比如看到家人开心大笑时,他们可能毫无表情;当别人哭泣时,也不会表现出关心。在集体环境中,他们往往难以融入,不喜欢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对同伴的邀请或互动视而不见。
 
  语言沟通方面的预警信号
 
  语言发育异常是自闭症早期常见的预警信号,家长需重点关注。
 
  部分自闭症孩子在语言发育上明显滞后,比如 1 岁时还不会发出 “爸爸”“妈妈” 等简单的音节,2 岁时不能说简单的词语或短句。还有一些孩子可能在早期有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但之后出现语言倒退的情况,比如原本会说的词语突然不再使用,或语言能力停滞不前。
 
  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自闭症孩子也存在异常。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他人的指令,比如家长说 “把玩具捡起来”,他们可能毫无反应或做出错误的动作。在表达需求时,他们很少使用语言,更多依赖手势、哭闹等方式,比如想要某样东西时,不会说 “我要”,而是直接去抢或拉着家长的手去指。此外,他们的语言可能缺乏交流性,比如重复别人说过的话(鹦鹉学舌),或自言自语一些无意义的词汇,不关注是否有人倾听。
 
  行为模式与兴趣方面的预警信号
 
  自闭症孩子在行为和兴趣上的表现也有明显特点,可作为早期预警信号。
 
  他们通常对周围事物表现出异常的兴趣偏好,比如对旋转的物体(如风扇、车轮)、排列物品(如积木、玩具车)有极强的专注度,能长时间盯着看或反复排列,而对正常孩子喜欢的玩具、绘本等却兴趣不大。这种兴趣往往非常狭窄且固定,一旦被打断,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
 
  在行为上,他们常表现出重复刻板的动作,比如反复拍手、摇晃身体、踮脚走路,或用手指反复戳某个物体。他们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比如日常生活规律被打乱(如换了睡觉的地方、吃饭时间改变),就可能出现烦躁、哭闹等情绪。此外,他们可能对感官刺激有异常反应,比如特别抗拒某种声音(如吹风机声、汽车喇叭声)、气味,或对疼痛不敏感,摔倒后很少哭泣;也可能过度喜欢某种触觉刺激,比如反复触摸光滑的表面。
 
  其他方面的预警信号
 
  除了上述主要方面,还有一些细节也可能是自闭症的早期预警信号。比如在精细动作发展上,他们可能较晚学会用手指捏取小物品,或使用剪刀、画笔等工具时动作笨拙。在模仿能力上,他们很难模仿大人的表情、动作,比如不会跟着做 “再见”“拍手” 等动作。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单一的信号不一定意味着患有自闭症,但如果多个信号同时出现,家长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和检查。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等方面有一定的诊疗经验。针对自闭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能够为孩子提供专业的评估服务,结合孩子的表现和相关检查,给出科学的判断。同时,对于需要干预的孩子,医院能制定个性化的方案,助力孩子在关键期得到合适的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

看完本文后

  • 212人赞过

    好文章赞一下

  • 41%咨询客服

    进一步了解疾病

  • 24%继续阅读

    查看其他内容

  • 36%预约挂号

    找天使医生亲诊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门诊时间: 8:30-18:00(无假日医院)
医院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网站申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