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身高低于同龄人?警惕矮小症
日期:2025-08-01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身高是家长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个 “蹿个儿”,自家孩子却迟迟不见明显长高,甚至明显低于同龄孩子,不少家长都会感到焦虑。其实,孩子身高持续低于同龄人,可能不仅仅是 “晚长” 那么简单,还可能是一种疾病 —— 矮小症的信号。及时了解矮小症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一、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患有矮小症?
判断孩子是否可能患有矮小症,不能仅凭主观感觉,需要有相对科学的标准。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平均身高的 2 个标准差,或者在同龄儿童中身高处于第 3 百分位以下(即 100 个同龄同性别孩子中,身高排名倒数前 3 名),就需要警惕矮小症的可能。
家长可以定期给孩子测量身高,记录生长曲线。正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高约 50 厘米;1 岁时约 75 厘米;2 岁时约 85 厘米;2 岁以后到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长应在 5-7 厘米左右;进入青春期后,每年增长可达 7-10 厘米。如果孩子的年生长速度低于 5 厘米,尤其是持续多年增长缓慢,即使目前身高尚未达到上述矮小症的标准,也建议及时关注并检查。
二、矮小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一)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
这是导致矮小症的常见原因之一。生长激素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激素,如果孩子体内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会直接影响骨骼生长,导致身高增长缓慢。
(二)遗传因素
遗传对孩子的身高影响较大,如果父母双方或一方身高较矮,孩子也可能出现身高偏矮的情况。但由遗传因素导致的身高偏矮,通常孩子的生长速度是正常的,只是身高相对较低。
(三)营养因素
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尤其是蛋白质、钙、维生素 D 等与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营养素缺乏,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导致身高增长迟缓。
(四)慢性疾病影响
一些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慢性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会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代谢,进而影响生长发育,引发矮小症。
(五)性早熟或晚熟
性早熟的孩子在早期可能身高增长较快,但骨龄提前闭合,导致成年后身高偏矮;而性晚熟的孩子可能在青春期前生长缓慢,但若能正常进入青春期,后期可能会有追赶性生长。
三、矮小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一)心理影响
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孩子,容易在学校或社交场合中产生自卑心理,不愿与人交往,甚至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影响心理健康。
(二)未来发展受限
在一些对身高有要求的职业选择上,矮小症患者可能会受到限制,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
(三)健康隐患
部分矮小症是由某些慢性疾病引起的,如果不及时诊治,可能会延误原发病的治疗,对孩子的整体健康造成更大危害。
四、孩子身高偏矮,家长该怎么做?
(一)及时就医检查
如果发现孩子身高明显低于同龄人或生长缓慢,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或儿童内分泌科就诊,进行生长激素水平检测、骨龄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明确原因。
(二)保证充足营养
为孩子提供均衡的饮食,保证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的摄入,避免挑食、偏食。
(三)保证充足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旺盛,因此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分泌。
(四)适当运动
鼓励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跳绳、打篮球、跑步等,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促进身高增长。
五、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的医院,在儿童生长发育相关问题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致力于为孩子提供针对性的检查和诊疗方案。对于儿童身高发育等问题,医院会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助力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