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与多动症有什么关系?两者常同时出现吗?
日期:2025-07-31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家长们常常会遇到孩子出现一些异常的行为表现,比如频繁眨眼、耸肩、注意力不集中、好动等。这些表现可能与抽动症或多动症有关,而这两种疾病常常被人们混淆,甚至认为它们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现。那么,抽动症与多动症到底有什么关系?两者又是否常同时出现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
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基本概念
抽动症,在医学上通常被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神经精神障碍。其主要特征是不自主、反复、快速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并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强迫性动作和思维等症状。抽动症状通常从面部开始,如眨眼、皱眉、咧嘴等,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四肢和躯干,发声抽动则可能表现为清嗓子、咳嗽、哼声、尖叫声甚至秽语等。
多动症,全称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同样多见于儿童时期。它以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为主要临床表现,常常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和日常生活。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在课堂上难以集中精力听讲,容易分心,做事虎头蛇尾,而且情绪容易冲动,经常与同伴发生冲突。
抽动症与多动症的关系
抽动症和多动症虽然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发病机制来看,两者都与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比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异常可能在两种疾病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
另外,在临床诊断中,经常会发现抽动症患儿同时伴有多动症的症状,而多动症患儿也可能出现抽动症状。有研究表明,抽动症合并多动症的发生率较高,这说明两种疾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或相互影响的机制。
抽动症与多动症常同时出现吗?
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研究显示,抽动症与多动症常常同时出现。据相关统计,约有 30%-50% 的抽动症患儿会合并有多动症的症状,而在多动症患儿中,也有一定比例会出现抽动症状。
这种共现的情况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更大的影响。例如,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孩子可能在学习上遇到更多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加上不自主的抽动会干扰他们的听课和作业完成;在社交方面,他们也可能因为异常的行为而受到同伴的排斥,进而影响自信心的建立。
抽动症与多动症的鉴别要点
虽然抽动症和多动症常常同时出现,但它们还是有一些明显的鉴别要点,以便于区分:
症状核心不同:抽动症的核心症状是不自主的、反复的肌肉抽动和发声抽动;而多动症的核心症状是注意力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
症状表现形式不同:抽动症的症状表现为具体的动作或发声,如眨眼、耸肩、清嗓子等,这些动作往往是突然发生、快速重复的;多动症的症状则更多地体现在行为和认知方面,如难以集中注意力完成一件事、在不该动的场合过度活动、做事冲动不计后果等。
对注意力的影响不同:抽动症虽然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但这种影响主要是由于抽动症状本身的干扰;而多动症的注意力缺陷是疾病本身的核心表现,与抽动无关。
抽动症与多动症共现的应对方法
当孩子同时出现抽动症和多动症的症状时,需要采取综合的应对方法:
及时就医诊断: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就诊,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评估和诊断,明确孩子的具体病情。
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结合: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同时,心理干预也非常重要,如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家庭和学校的配合: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孩子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理解,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学校老师要根据孩子的情况给予适当的关注和帮助,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抽动症与多动症关系密切,且常常同时出现。家长们要了解这两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表现,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