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抽动症早期症状
日期:2025-08-05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童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早期症状往往较为隐匿,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孩子的调皮行为或不良习惯,从而延误干预时机。了解儿童抽动症的早期症状,能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异常,为孩子争取更早的干预机会,减少疾病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运动性抽动的早期表现
运动性抽动是儿童抽动症早期常见的症状之一,且多从面部开始,随着病情发展可能逐渐蔓延至身体其他部位。
面部肌肉的抽动是运动性抽动的首发症状之一。孩子可能会出现频繁眨眼,这种眨眼与正常的生理眨眼不同,通常是快速、不自主的,不受意识控制,即使家长多次提醒,孩子也难以停止。除了眨眼,皱眉、咧嘴、努嘴、吸鼻子等面部动作也较为常见,这些动作会反复出现,在孩子精神紧张、疲劳或兴奋时,频率可能会明显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抽动可能会扩展到颈部和肩部。孩子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摇头、点头动作,或者不自觉地耸肩、扭脖子。这些动作初期可能比较轻微,频率也不高,家长容易误以为是孩子的小动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如果这些动作持续存在且逐渐频繁,就需要警惕抽动症的可能。
在部分孩子身上,早期运动性抽动还可能涉及上肢。比如,孩子会不自觉地甩手、拍手,或者手指做出一些重复的小动作,如捻手指、握拳等。这些动作往往突然发生,持续时间较短,且具有重复性,与孩子故意做出的动作有明显区别。
发声性抽动的早期表现
发声性抽动在儿童抽动症早期相对隐蔽,容易与其他问题混淆,需要家长仔细观察才能发现。
清嗓子是发声性抽动早期常见的表现之一。孩子会频繁发出 “吭吭” 的清嗓子声,这种声音并非由于喉咙有异物或炎症引起,而是喉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产生的。即使孩子没有感冒、喉咙痛等不适,这种清嗓子声也会反复出现,尤其在孩子安静、专注于某件事或情绪紧张时更为明显。
有些孩子可能会发出轻微的哼声、咳嗽声或尖叫声。这些声音通常没有明确的意义,是突然发出的,且不受孩子控制。比如,孩子在上课、看电视或玩耍时,可能会突然哼一声,自己却没有意识到。家长可能会认为孩子是在故意捣乱,从而对孩子进行批评,这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症状。
还有部分孩子会出现重复言语的情况,比如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几个字,或者重复自己说过的话。这种重复并非孩子故意模仿,而是发声性抽动的一种表现,初期可能频率较低,容易被家长忽略。
早期症状的特点
儿童抽动症的早期症状具有一定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更准确地识别。
症状具有波动性是早期抽动症的显著特点之一。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时有时无、时轻时重,在孩子放松、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玩游戏、看动画片)时,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暂时消失;而在孩子紧张、焦虑、疲劳、兴奋或受到批评时,症状则会加重。这种波动性使得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症状是故意为之,没有意识到是疾病导致的。
症状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也较为常见。早期可能以一种抽动症状为主,如频繁眨眼,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新的症状,如耸肩或清嗓子,而原来的症状可能减轻或消失。这种症状的变化让家长难以将其与抽动症联系起来,容易误认为是孩子又养成了新的坏习惯。
此外,早期抽动症状通常不会对孩子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社交等方面可能暂时表现正常,这也使得家长容易忽视孩子的异常表现,没有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容易被忽视的原因
儿童抽动症早期症状之所以容易被忽视,与家长的认知和症状的表现特点有关。
很多家长对儿童抽动症缺乏了解,认为孩子的一些不自主动作只是调皮、不听话或养成的坏习惯,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当孩子出现频繁眨眼、清嗓子等症状时,家长往往会采取批评、指责甚至惩罚的方式,希望孩子能改正,结果却导致孩子的症状加重。
早期症状的轻微性和隐蔽性也是容易被忽视的原因。运动性抽动早期多表现为轻微的面部动作,发声性抽动早期的声音也较为轻微,这些都不容易引起家长的重视。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只是偶尔做这些动作或发出这些声音,随着年龄增长会自行消失,从而没有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
另外,部分家长担心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会给孩子贴上 “疾病” 的标签,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因此选择观察等待,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比较好时机。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服务的医院,在儿童神经发育、生长发育等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医院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和相应的诊疗设备,致力于为儿童提供规范的医疗服务,关注儿童的健康成长,为有需要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