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去医院要做什么检查?一文了解检查流程
日期:2025-08-14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当孩子出现不自主的眨眼、耸肩、清嗓子等抽动症状时,家长往往会考虑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而明确诊断抽动症需要结合专业检查,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并评估病情严重程度。了解抽动症的常见检查项目和流程,能帮助家长做好就诊准备,避免不必要的焦虑。本文将详细介绍抽动症孩子去医院可能需要做的检查,为家长提供实用参考。
抽动症检查的核心目的
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抽动症,主要有三个核心目的:
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如癫痫、眼部疾病、咽喉疾病等)引起的类似抽动症状,确认是否为抽动症;
评估病情:判断抽动症状的类型、频率、严重程度,以及是否伴随其他共患病(如多动症、强迫症等);
制定干预方案:根据检查结果,为后续的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确保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因此,抽动症的检查不仅包括针对症状的评估,还涉及对孩子整体健康状况的了解,家长需积极配合医生完成相关检查。
基础检查:初步了解孩子状况
详细问诊
问诊是抽动症诊断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医生会通过与家长和孩子(根据年龄和表达能力)交流,了解以下信息:
症状表现:抽动症状出现的时间、具体表现(如眨眼、摇头、清嗓子等)、发作频率、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减轻(如紧张时是否更明显,放松时是否缓解);
生长发育史:孩子的出生情况(如是否早产、难产)、既往健康状况、是否有过重大疾病或外伤;
家族史: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存在类似的抽动症状或神经发育相关问题,因为抽动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生活环境: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氛围、是否近期经历过重大变故(如转学、亲人离世)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抽动症状。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孩子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
一般检查: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了解孩子的基本生长发育情况;
神经系统检查:检查孩子的反射、肌张力、协调能力等,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局部检查:针对孩子的抽动部位进行检查,如频繁眨眼需检查眼部是否有炎症、倒睫等问题;频繁清嗓子需检查咽喉是否有炎症、异物等,排除局部疾病导致的异常动作。
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检查(如肝肾功能、电解质)等,主要用于排除感染、代谢异常等可能引起抽动症状的全身性疾病;
甲状腺功能检查:部分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神经兴奋性改变,引起类似抽动的症状,因此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安排此项检查。
影像学检查
脑电图(EEG):脑电图主要用于排除癫痫。癫痫发作时也可能出现不自主的肢体抽动,但与抽动症的症状特点不同(如癫痫多伴随意识障碍、发作时间短且突然)。通过脑电图检查,可观察脑电波是否有异常放电,排除癫痫的可能;
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 或磁共振(MRI),一般情况下并非所有抽动症孩子都需要做此项检查。但如果医生怀疑孩子的抽动症状与脑部结构异常(如脑损伤、肿瘤等)有关,会建议进行检查,以明确脑部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
专项评估:判断抽动症类型与严重程度
抽动症状评估量表
医生会使用专业的评估量表,对孩子的抽动症状进行量化评估,常用的量表包括:
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这是目前较常用的量表之一,通过评估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的数量、频率、强度、持续时间、复杂性等,判断抽动症状的严重程度;
其他量表:如抽动症综合量表(TSGS)等,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症状特点。
共患病评估
抽动症常伴随其他共患病,如多动症、强迫症、焦虑症等,这些共患病会影响抽动症的预后和干预方案,因此需要进行相关评估:
多动症评估:通过家长和老师填写的量表(如 Conners 儿童行为量表),评估孩子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多动等症状;
情绪和行为评估:使用儿童焦虑量表、强迫症量表等,判断孩子是否存在焦虑、强迫思维或行为等问题。
检查注意事项
提前准备:就诊前,家长可以记录孩子抽动症状的具体表现、发作时间和频率,以便更清晰地向医生描述;
配合医生:检查过程中,家长需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尤其是需要孩子配合的检查(如脑电图),避免因孩子哭闹影响检查结果;
理性看待检查:并非所有孩子都需要完成上述所有检查,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必要的检查项目,家长无需过度追求 “全面检查”,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领域的医疗机构,在儿童神经发育等相关问题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医院针对儿童可能出现的抽动症等成长发育问题,组建了专业的医疗团队,配备了相应的诊疗设施,为儿童提供包括检查评估在内的健康服务。医院遵循医疗规范,注重为儿童及家长提供耐心的指导和适宜的医疗方案,助力儿童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