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科普:症状、成因与早期识别
日期:2025-02-28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一、多动症的症状
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在儿童时期尤为明显,且可能持续至成年。具体症状包括:
1. 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持久专注于任务,易受外界干扰,做事常有始无终。
2. 活动过多:无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难以安静坐下。
3. 冲动行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冲动购买不需要的物品,甚至会产生攻击性行为。
4. 学习困难: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患儿在学习上往往遇到困难,成绩下滑。
5. 社交障碍:在社交场合中,他们可能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如插嘴、打断别人等,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多动症的成因
多动症的成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多种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导致多动症的发生:
1. 遗传因素:多动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遗传度较高。如果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多动症,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会增加。
2. 神经生物学因素:多动症患儿的大脑发育可能存在异常,如前额叶皮质功能低下,导致自控能力和注意力调节能力受损。
3. 环境因素:孕期母亲吸烟、饮酒,早产、低体重儿,以及童年时期的铅暴露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增加孩子患多动症的风险。
4. 心理社会因素:家庭关系不和、教育方式不当等心理社会因素,也可能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增加患多动症的可能性。
三、多动症的早期识别方法
早期识别多动症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识别多动症的早期迹象:
1. 观察行为表现:注意孩子是否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多和冲动行为等典型症状。这些症状应出现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场合(如学校、家庭、社交场合等),并持续较长时间(如6个月以上)。
2. 分析学习成绩:如果孩子的成绩突然下滑,且排除了其他明显的学习问题(如视力问题、听力问题等),则需要考虑多动症的可能性。多动症患儿往往在学习上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关注情绪变化:多动症患儿往往情绪波动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孩子的负面情绪。
4. 寻求专业评估:如果怀疑孩子患有多动症,建议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等信息进行综合评估,并可能使用一些心理测试工具来辅助诊断。
总之,多动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成因复杂。通过早期识别和及时干预,我们可以帮助多动症患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提高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同时,家长和社会各界也应给予多动症患儿更多的理解、关爱和支持,共同为他们创造一个更加友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