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好动宝贝,区分调皮与多动症,家长的关键一课
日期:2025-03-08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家里有个好动的小宝贝,总是让家长们既头疼又无奈。孩子一刻也停不下来,是调皮捣蛋还是多动症在作祟?如何准确区分两者,成为家长们必须掌握的关键一课。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多动症与调皮之间的区别,并提供实用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好动行为。
好动≠多动症,家长需明辨是非
孩子好动是天性,尤其是幼儿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总想通过触摸、尝试来探索未知。然而,好动并不等同于多动症。多动症(ADH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这些症状会持续存在,且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造成明显影响。
调皮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表现,他们可能出于好奇、寻求关注或模仿他人而做出一些顽皮的行为。调皮的孩子虽然也好动,但他们的行为往往有目的性,且能在适当的场合下控制自己的行为。
区分调皮与多动症,关注这些细节
1. 注意力表现:
调皮的孩子虽然好动,但在感兴趣的事情上能保持一定的注意力。
多动症孩子则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即使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也容易分心。
2. 活动水平:
调皮的孩子好动,但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下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多动症孩子则活动过度,无论在哪里都难以保持安静,经常跑来跑去、翻箱倒柜。
3. 冲动行为:
调皮的孩子可能偶尔会因为好奇或寻求刺激而做出一些冲动行为,但通常能意识到后果并适当控制。
多动症孩子则经常表现出冲动行为,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容易做出危险或不合适的事情。
4. 社交能力:
调皮的孩子通常能与同伴良好相处,虽然有时会因为顽皮而引发小冲突,但很快就能和解。
多动症孩子则可能在社交场合中表现出困难,难以理解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容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面对好动宝贝,家长如何应对?
1. 观察与记录:
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记录他们在不同场合下的注意力、活动水平和冲动行为情况。
通过对比和分析,帮助家长更准确地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
2. 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可能患有多动症,应及时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专业评估和诊断。
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观察和评估工具,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3. 给予关爱与支持:
无论孩子是好动还是患有多动症,家长都应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理解孩子的困境和挑战,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4. 引导与训练:
对于调皮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对于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进行行为管理训练、认知训练等,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交能力。
给家长的话
家有好动宝贝,家长需要明辨调皮与多动症之间的区别。通过仔细观察、寻求专业帮助、给予关爱与支持以及引导与训练,家长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的好动行为。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关爱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