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动症医院-孩子聪明,但成绩垫底,注意力低下,警惕多动症
日期:2025-06-12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是满怀期待,希望孩子聪明伶俐,学业有成。然而,有些孩子明明头脑灵活、反应敏捷,可学习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长期处于班级垫底的位置,还时常表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的问题。这时候,家长们可要警惕了,孩子可能正遭受着多动症的困扰。
聪明却成绩差,背后的隐忧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平时看起来聪明机灵,学东西一学就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却惨不忍睹。课堂上,别的孩子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而自家孩子却总是坐不住,小动作不断,不是摆弄文具,就是和同桌交头接耳。老师布置的作业,别的孩子能按时完成,可自家孩子总是拖拖拉拉,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原本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硬是拖到两三个小时。
其实,这些看似“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多动症的影子。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这类孩子的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注意力,即使他们内心渴望学习,也常常因为无法集中精力而事倍功半。
多动症,不仅仅是“调皮”
很多家长对多动症存在误解,认为孩子只是调皮好动,长大就好了。然而,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在学习方面,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很难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大打折扣。长期下去,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自信心也会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在人际交往方面,多动症孩子往往因为行为冲动、缺乏耐心,难以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关系。他们可能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和同学发生冲突,导致被同伴孤立。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的不听话、任性也会让家长感到头疼不已,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此外,多动症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延续到成年。成年后的多动症患者可能会出现工作表现不佳、人际关系紧张、情绪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如何识别多动症
既然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如此之大,那么家长该如何识别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呢?一般来说,多动症有以下几个典型症状:
首先是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做作业、玩游戏或其他活动时,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容易分心,经常丢三落四,忘记老师布置的任务或家长交代的事情。
其次是活动过多。孩子总是处于不停活动的状态,手脚不停,难以安静地坐着。在课堂上,他们会不自觉地扭动身体,离开座位;在公共场合,也会到处乱跑,爬上爬下。
是行为冲动。孩子做事往往不考虑后果,缺乏耐心,不能等待。例如,在排队时,他们会插队;在和别人交流时,会抢着说话,打断别人的发言。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并且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6个月以上),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那么家长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断。
积极应对,守护孩子未来
一旦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家长也不必过于焦虑和恐慌。多动症是一种可以治疗的疾病,只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孩子的情况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目前,多动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注意力和行为问题。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家长不能自行给孩子用药。行为治疗则是通过一些特定的训练方法,如行为矫正、认知训练等,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除了专业治疗,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和关爱。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少干扰因素。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休息时间,避免孩子过度劳累。同时,家长还要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进步和努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用心呵护。当发现孩子聪明却成绩垫底、注意力低下时,家长一定要警惕多动症的可能。及时识别、积极应对,才能让孩子摆脱多动症的困扰,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