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 可能是多动症
日期:2025-07-16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我家孩子上课总坐不住,老师说他注意力顶多集中 5 分钟,是不是有多动症啊?”“明明很聪明,可写作业拖沓得要命,一会儿摸橡皮一会儿玩铅笔,这到底是怎么了?” 在儿科门诊,类似的疑问常常从焦虑的家长口中说出。
很多家长容易把孩子的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简单归结为 “调皮”“不听话”,但实际上,这可能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 的信号。作为家长,及时了解多动症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多动症不是 “调皮”,有这些典型表现
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核心症状主要包括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两大方面,不同孩子的表现可能有所侧重。
在注意力缺陷方面,孩子常常出现以下情况:上课难以集中精神听讲,很容易被窗外的声音、同学的小动作吸引;做事情总是虎头蛇尾,比如画画刚画了几笔就去玩玩具,写作业写到一半就跑去看电视;经常丢三落四,课本、文具总是找不到,甚至忘记老师布置的作业。
而多动冲动的表现则更为直观:孩子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在需要安静的场合也坐不住,比如在课堂上会不自觉地扭动身体、擅自离开座位;话特别多,在别人说话时总是插嘴,不等别人把话说完就抢答;做事情冲动,不计后果,比如在游戏中不遵守规则,容易和小伙伴发生冲突,或者突然去干扰别人的活动。
如果孩子在多个场合(如家里、学校、公共场所)都持续出现这些表现,并且对学习、社交等方面造成了明显影响,家长就要提高警惕了。
别忽视!多动症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很多家长觉得 “等孩子长大了,多动症自然就好了”,但这种想法可能会耽误孩子。多动症如果得不到及时干预,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且长期的。
在学习上,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孩子学习效率低下,成绩不理想,长期下来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失去兴趣。
在社交方面,多动冲动的孩子可能难以遵守集体规则,不容易被同伴接纳,进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甚至出现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
此外,有研究表明,若儿童期多动症未得到有效改善,部分孩子在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仍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等问题,影响工作和生活。
区分 “调皮” 与多动症,关键看这几点
孩子天性活泼,难免会有好动的时候,那么如何区分正常的 “调皮” 和多动症呢?
首先看场合。正常孩子在严肃的场合(如课堂、电影院)能遵守纪律,安静下来;而多动症孩子在这些场合也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其次看持续性。正常孩子的好动是有原因的,比如遇到感兴趣的事情会比较投入,注意力能保持一段时间;而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和多动冲动是持续存在的,不受兴趣影响。
看影响程度。正常孩子的调皮不会对学习、社交等造成明显影响;而多动症孩子的症状会显著干扰其正常生活和发展。
如果家长难以判断,建议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儿科或儿童保健科进行评估,医生会通过详细的问诊、行为观察、量表评估等方式做出准确诊断。
应对多动症,家长可以这样做
一旦孩子被诊断为多动症,家长不必过于焦虑,通过科学的干预和引导,大部分孩子都能得到改善。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保持耐心,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打骂,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注意力: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拼图、搭积木、阅读等,从短时间开始,逐渐延长时间,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专注的乐趣。
合理安排活动:多动症孩子精力旺盛,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泳等,让孩子的精力得到合理释放。
配合专业治疗:如果孩子的症状较为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或行为治疗。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按照医嘱进行治疗,不要擅自停药或调整药物剂量。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当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时,及时关注、正确应对,才能让孩子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如果您还有关于多动症的其他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会尽力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