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 遗尿症 > >

儿童遗尿症的判断与改善方法

日期:2025-08-05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儿童尿床是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偶尔一次尿床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频繁发生,就需要警惕是否为儿童遗尿症。儿童遗尿症不仅会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健康,还可能给家庭带来困扰。了解儿童遗尿症的判断标准和改善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儿童遗尿症的判断标准
 
  儿童遗尿症通常指 5 岁及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出现不自主排尿现象,且每周至少发生 2 次,持续时间超过 3 个月。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判断需排除因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尿床情况。
 
  对于 5 岁以下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和膀胱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偶尔出现尿床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但如果 5 岁以上的孩子仍频繁尿床,家长就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是否为遗尿症。
 
  此外,遗尿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孩子从出生后一直存在尿床现象,没有持续 6 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时期;继发性遗尿症则是指孩子曾经有过 6 个月以上的不尿床经历,后来又出现尿床现象。
 
  儿童遗尿症的常见原因
 
  儿童遗尿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生理因素方面,孩子的膀胱容量较小、膀胱功能发育不完善,无法在夜间有效储存尿液,就容易出现尿床。此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夜间尿量增多,也可能引发遗尿症。
 
  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孩子在受到惊吓、紧张、焦虑等情绪影响时,可能会出现遗尿现象。比如家庭环境变化、父母争吵、转学等情况,都可能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尿床。
 
  生活习惯方面,睡前饮水过多、吃太多含水量高的食物,或者没有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也会增加尿床的概率。另外,睡眠过深的孩子,在膀胱充盈时不能及时醒来排尿,也容易发生遗尿。
 
  儿童遗尿症的改善方法
 
  调整生活习惯是改善儿童遗尿症的基础。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睡前过度兴奋或疲劳。睡前 2-3 小时尽量减少饮水量,不食用西瓜、牛奶等含水量多的食物。同时,培养孩子定时排尿的习惯,白天让孩子每 2-3 小时排尿一次,睡前督促孩子排空膀胱。
 
  心理疏导对改善遗尿症也很重要。家长要避免因孩子尿床而指责、打骂孩子,以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应多给予孩子鼓励和安慰,帮助孩子缓解紧张、焦虑情绪,让孩子树立战胜遗尿症的信心。
 
  对于症状较严重的孩子,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行为训练或药物治疗。行为训练包括膀胱功能训练,通过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容量;还有夜间唤醒训练,在孩子经常尿床的时间点前,定时唤醒孩子起床排尿,帮助孩子形成条件反射。药物治疗则需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开具合适的药物,家长切勿自行给孩子用药。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医疗服务的医院,在儿童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的诊疗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医院拥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相应的医疗设施,致力于为儿童提供医疗帮助,关注儿童的健康问题,为儿童的成长保驾护航。

看完本文后

  • 212人赞过

    好文章赞一下

  • 41%咨询客服

    进一步了解疾病

  • 24%继续阅读

    查看其他内容

  • 36%预约挂号

    找天使医生亲诊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门诊时间: 8:30-18:00(无假日医院)
医院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网站申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