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 自闭症 > >

自闭症孩子为何总踮脚走路?

日期:2025-08-07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在自闭症儿童的日常表现中,踮脚走路是较为常见的行为之一,这一现象常常让家长感到困惑和担忧。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在行走时习惯性地踮起脚尖,脚跟难以完全着地,甚至在跑跳时也保持这样的姿势。这种行为并非偶然,往往与自闭症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密切相关。了解背后的原因,才能更好地采取科学的应对方式,帮助孩子改善这一状况。
 
  一、自闭症孩子踮脚走路的常见原因
 
  1. 感官统合失调
 
  自闭症儿童常存在感官处理异常,其中触觉和本体觉的失调是导致踮脚走路的重要原因。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脚底与地面的接触获取触觉信息,通过肌肉、关节的运动感知身体位置(本体觉),从而调整行走姿势。但部分自闭症孩子对脚底接触地面的感觉过于敏感,觉得地面的触感(如冰凉、粗糙)带来不适,踮脚走路能减少脚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轻这种不适感。
 
  此外,本体觉发育不足的孩子难以准确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态,踮脚的姿势可能是他们在尝试寻找身体平衡的一种 “代偿方式”,通过紧绷腿部肌肉来获得更清晰的身体位置信号。
 
  2. 运动功能发展滞后
 
  自闭症儿童可能存在大运动发育迟缓的问题,腿部肌肉力量不均衡(如小腿肌肉紧张、脚跟腱短缩)会导致行走姿势异常。长期踮脚走路可能进一步加剧肌肉紧张,形成恶性循环 —— 肌肉紧张导致踮脚,而踮脚的习惯又让紧张的肌肉得不到放松,久而久之影响正常的步态发展。
 
  3. 刻板行为的表现
 
  自闭症儿童常伴有重复刻板行为,踮脚走路可能是其中一种表现。他们会通过重复某一动作获得安全感或满足感,踮脚行走可能成为孩子固定行为模式的一部分,尤其在情绪紧张、环境变化或专注于某件事时表现得更明显。
 
  二、如何科学应对孩子踮脚走路的问题?
 
  1. 寻求专业评估
 
  发现孩子长期踮脚走路时,家长应先带孩子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排除生理性问题(如脚跟腱发育异常、神经系统疾病等)。若确诊为自闭症相关的行为或感官问题,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制定干预方案,避免自行矫正导致不良后果。
 
  2. 感官统合训练
 
  针对感官敏感或本体觉不足的孩子,专业的感统训练能有效改善症状。例如:
 
  通过触觉脱敏训练(如让孩子光脚在不同质地的地面上行走,从柔软的地毯过渡到稍粗糙的垫子),降低脚底的敏感度;
 
  借助平衡木、跳床等器械进行本体觉训练,帮助孩子更好地感知身体位置,增强平衡能力。
 
  3. 运动功能训练
 
  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腿部肌肉放松和力量训练,如:
 
  每天适当按摩孩子的小腿肌肉和脚跟腱,缓解肌肉紧张;
 
  通过 “脚跟走路”“爬楼梯” 等动作锻炼腿部肌肉力量,改善肌肉不均衡的问题。
 
  4. 行为引导与环境调整
 
  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调整行走姿势,例如在孩子走路时轻声提醒 “脚跟先着地”,并通过示范正确步态让孩子模仿。同时,营造舒适的环境也很重要,如选择柔软、防滑的鞋子,避免地面过凉或过硬,减少孩子因感官不适而踮脚的诱因。
 
  三、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相关介绍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的医疗机构,在儿童发育行为领域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医院针对自闭症等儿童发育行为问题,提供专业的评估与干预服务,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医护人员,为孩子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医院注重综合干预,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与康复训练方法,帮助孩子改善发育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在服务过程中,始终以孩子的健康为中心,为家庭提供专业的医疗支持和指导。

看完本文后

  • 212人赞过

    好文章赞一下

  • 41%咨询客服

    进一步了解疾病

  • 24%继续阅读

    查看其他内容

  • 36%预约挂号

    找天使医生亲诊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门诊时间: 8:30-18:00(无假日医院)
医院地址: 广州市荔湾区南岸路18-1号
网站申明:本网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