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多动症科普
日期:2025-07-17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多动症,也称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活动过度和冲动控制不佳。它不仅多见于儿童期,也会持续影响成年人的学习、工作和社交功能。了解多动症的本质、成因与应对措施,对患者本人及其家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五个角度进行介绍,帮助读者深入认识多动症。
定义与特征
多动症是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多动和冲动为核心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患者常常难以在学习或工作中保持持续专注,易受外界刺激干扰;同时,他们在静坐或安静活动时难以控制自己的动作,经常出现不停扭动或走动的情况;冲动表现为未经思考便采取行动,打断他人谈话或无法等待。上述症状需在多个场合反复出现,并对日常生活或学习造成明显影响,才能被诊断为ADHD。
病因与风险因素
多动症的形成与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密切相关。研究表明,家庭中有ADHD患者,其后代发病风险显著提高,基因因素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孕期母体的吸烟、饮酒、药物使用、早产或低体重等不利条件,也可能增加儿童患病概率。后天的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支持力度以及社会环境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多种因素交织,使得每位患者的表现和病程均具有个体差异。
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多动症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动和冲动行为。患儿在课堂上容易分心、无法完成作业,或在游戏中表现出过度兴奋、无法遵守规则;成人患者则可能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经常忘记重要事项或情绪易激动。诊断时,专业医师会结合家长和教师的观察报告、行为量表评估及面谈,排除焦虑、抑郁、学习障碍等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因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治疗与管理策略
多动症的干预通常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和教育支持。药物治疗多使用中枢神经兴奋剂,帮助提升注意力和控制冲动;行为疗法通过正向奖励和任务分解,训练患者的自控能力和任务执行能力;教育支持则包括课堂环境调整、作业负荷管理及个性化教学。对于成人患者,还可针对职场压力管理和时间规划提供专项辅导,以提高整体生活质量。
家庭与社会支持
家庭的理解与配合对多动症患者康复至关重要。家长应学习科学的教养方法,为孩子制定清晰的日常作息和行为规则,及时给予表扬和正向反馈,帮助其建立自信心;同时,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包容的学习环境,设置灵活的评估方式,并通过心理咨询、社会技能训练等手段,帮助患者增强沟通和情绪管理能力。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协作,才能为ADHD患者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