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尿症是什么?
日期:2025-09-01 文章来源: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遗尿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问题,表现为5岁及以上儿童在夜间或白天不自主地排尿,且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对其心理和社交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家长,了解遗尿症的基本知识、成因及应对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遗尿症的相关信息,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问题。
什么是遗尿症?
遗尿症俗称"尿床",医学上指5岁及以上儿童在夜间睡眠时不自主排尿,且每周至少发生2次,持续超过3个月。根据发生时间,遗尿症可分为单症状性夜间遗尿(仅夜间尿床)和非单症状性遗尿(伴有白天排尿症状)。据统计,约15%的5岁儿童、5%的10岁儿童和1-2%的15岁青少年存在遗尿问题,且男孩发病率高于女孩。
遗尿症的常见成因
遗尿症的成因复杂多样,通常涉及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遗传因素:约50-70%的遗尿症患儿有家族史,父母一方有遗尿史的孩子患病风险较高。
膀胱功能异常:膀胱容量较小、膀胱过度活动或夜间膀胱括约肌功能不成熟都可能导致遗尿。
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正常人在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尿液生成,而部分患儿这一机制发育不完善。
睡眠障碍:深睡眠状态使患儿难以感知膀胱充盈信号,无法及时醒来排尿。
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家庭变故等心理问题可能诱发或加重遗尿症状。
其他疾病:如尿路感染、糖尿病、便秘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遗尿。
遗尿症的诊断标准
医生诊断遗尿症通常依据以下标准:
年龄≥5岁;
每周至少发生2次夜间不自主排尿;
症状持续超过3个月;
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遗尿。
诊断时,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可能安排尿常规、泌尿系统B超等辅助检查。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遗尿?
面对孩子遗尿问题,家长可采取以下措施:
调整生活习惯:
限制睡前2小时饮水,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
养成规律排尿习惯,白天定时排尿,睡前排空膀胱;
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但不过度的睡眠。
行为训练:
使用遗尿报警器,帮助孩子建立膀胱充盈与觉醒的条件反射;
记录排尿日记,了解遗尿规律;
适当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如白天延长排尿间隔。
心理支持:
避免责备、惩罚孩子,减轻其心理负担;
鼓励孩子参与治疗,增强其信心;
必要时寻求儿童心理医生帮助。
医疗干预:
对于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
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治疗尿路感染、控制糖尿病等。
遗尿症的预后与预防
大多数遗尿症患儿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每年约有15%的患儿自然缓解。预防遗尿症的关键在于:
从小培养良好的排尿习惯;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压力源;
及时治疗尿路感染等可能诱发遗尿的疾病;
有遗尿家族史的孩子更应注意早期干预。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简介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是一家专注于儿童健康服务的医疗机构,设有小儿泌尿外科、儿童保健科等特色科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医疗团队。医院在儿童遗尿症等发育行为疾病的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个体化诊疗方案,结合行为干预、心理疏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医院注重医患沟通,致力于为儿童患者提供专业、温馨的医疗服务环境。